3年潜心创作,600张金箔描金,虔诚描绘汉藏一家亲
巨幅藏传佛教艺术品唐卡《中华民族和睦图》18日在扬州收笔
翔宇总校长卢志文接受捐赠并资助藏族艺人
08年8月3日,世界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彩排的鼓点越发急促,北京东郊宋庄画家村的两个藏族小伙子桑吉与南杰起得更早了,步步紧逼的时间与不断攀高的气温迫使他们师徒必须夜以继日的工作,以便能赶在奥运会开幕式之前完成唐卡绘制,献礼祖国。
他们师徒是从08年6月上旬进驻画家村的,都来自吾屯(有的地方翻译为五屯或者吴屯)——藏区名气最大的唐卡之乡,隶属于青海省同仁县(藏语称为“热贡”,意为“金色谷地”)。07年开始构思筹备,同年末绷框绘画,这幅唐卡已经倾注了桑吉太多的心血。但在家乡的创作并非一番风顺,放弃作坊操作方式即意味着放弃稳定的买卖,这让家人多了许多抱怨;而决意“按照自己的愿望构思一幅作品”的想法,让桑吉在地方同行那里成为异类——唐卡制作有着严谨的要求,包括绘制对象、工序,甚至是绘制工具。这些还不是他们辗转京城的全部理由,进驻画家村他们另有想法:既能专心完成创作,同时也能引来识宝之人的关注那就最好不过了——颜料、丝绸及300多张金箔等原料筹备与不得不开支的差旅生活费已经让他们捉襟见肘。
? 可是,两个多月过去了,不善与外面沟通的桑吉师徒渐渐连一日三餐都没法解决了。奥运会开幕那天,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涌至北京。桑吉师徒默默地望着不远处的国家体育中心,说不出的忧伤。
唐卡(Thang-ga)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相传兴起于吐蕃赞普(观音佛的化身)松赞干布在一次神示后,用自己的鼻血绘制了白拉姆画像,这就是第一幅唐卡。作为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唐卡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凝聚着藏族人民的信仰和智慧,寄托着藏民对佛祖的崇敬和对雪域家乡的热爱。根据制作所用材料,可以将唐卡分为两大类。借助刺绣等手法用丝绢制成的唐卡叫做“国唐”,用颜料绘制的唐卡叫“止唐”。 绘制唐卡对艺人来说本身就是一种修行方式,技艺极为复杂,用料考究,颜料全为天然矿植物原料,色泽艳丽,经久不褪;民族习俗还要求艺僧、艺人作画之前必须沐浴,作画过程中不能抽烟饮酒,更不得做其它冒犯神明的俗事。
使得吾屯成为唐卡艺术重镇的关键因素是,十七世纪中叶以后,隆务寺活佛夏日仓一世派遣大弟子智噶额伦巴,在吾屯兴建了上寺和下寺两所寺庙。这两所寺庙里的男孩子大多要学藏文和雕塑、绘画,这里事实上成为了培养热贡工艺美术家的专科学校。男孩们十五岁有一次选择的机会:是留下来当阿卡(藏区对出家人的一种称呼)继续“深造”,还是还俗去独当一面地进行美术创作。但是,这里的阿卡即使还俗也往往留恋吾屯的环境,不愿意走远,大多在吾屯村里定居下来。现在的吾屯村家家都是艺术作坊,大约是为了防止技艺外传,这里的艺术世家通常传男不传女。所以,与其它村寨不同,这个村在田地里劳作的都是女人,男人们终日在家中从事艺术创作。
? 桑吉,全名为桑吉才让,22岁,15年画龄,在热贡画乡小有名气。小时候他曾向著名唐卡艺术家夏吾才郎行过拜师礼。其师夏吾才郎是第一位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藏族艺人,早年曾跟随著名画家张大千在敦煌临摹作画。南杰、三珠和旦增桥彭,跟随桑吉走南闯北的年轻人,是桑吉的徒弟。平日桑吉主要勾线,画面部、手部这些重要部分,而南杰、三珠他们主要负责添色。
传统唐卡绘画的尺寸一般是长75厘米,宽50厘米。有资料记载,最大的“止唐”长3米,宽2米;最小的“止唐”仅长30厘米,宽20厘米。桑吉创作的唐卡长3.2米,宽1.6米,堪称巨幅。
每个唐卡画师都有一系列的手册和图谱,佛像、菩萨等人物的造型、姿态、比例、色彩等都有精密的要求,绘画时必须遵循。《绘画如意宝》、《功能源》、《造像量度》就是唐卡绘画的经典指南。只有佛像的衣服纹饰,和作为点缀的山川、祥云、花草树木这些地方,才能容许画师适当发挥想象和创意。桑吉创作的《中华民族和睦图》既有唐卡传统的叙事性,又有时空交汇的特点。画面以天安门广场和布达拉宫为背景,讲述了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汉藏和亲的故事,在天安门上还巧妙设计了福娃的生动形象。画面中央一棵长青藤上绚丽绽放了56朵色彩艳丽的鲜花,寓意不言自明。画面中心是桑吉最得意的藏族“四和睦”的故事,身披彩锦的大象稳稳驻足桃树下,站在大象背上的猴子托起了山兔,在三位伙伴帮助下羊角鸡终于采摘到了仙桃。桑吉说,这个构图取材宗教传说,藏乡画此题材多表祥瑞,代表了人们向往追求团结和睦的心愿,“希望各族人民没有半点争斗,宁静地生活在那仙境般的乐土里。”
08年秋天,在友人帮助下,桑吉的《中华民族和睦图》半成品在网络发布,鲜明的民族特色,细腻的技艺手法与作者虔诚美好的心愿打动了众人。辗转知晓桑吉的故事后,08年11月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卢志文与桑吉取得了联系,并一次性支付了作者前期投入的所有费用。桑吉很为感动,认为佛结有缘人,卢志文就是这幅唐卡的主人——决意继续完成后期创作,成品捐赠翔宇收藏。
?? 09年5月15日晚间,卢志文应邀执笔在唐卡上亲撰了“中华民族和睦图”七个金字,桑吉也精心书写了同题藏文。
2009年,热贡的春天姗姗来迟。4月7日,桑吉践约前往运河名都扬州,并在翔宇教育集团宝应中学校园边上的宾馆安营扎寨。这一住又是四十多天,直到完成唐卡的全部制作。与北京之行不同的是,本次出行受到了全方位资助,卢志文包揽了路费与食宿等一切开支。为了制作需要,桑吉再次从西藏购置了300张金箔,同行的还有19岁的两位徒弟三珠和旦增桥彭。
人物形神兼备,花草动物纤毫毕现,哪怕是侍女手执团扇上的每一个细节都要细描几遍颜色,由浅入深,层层积染。尽管后期制作更加耗时费力,可宁静愉悦的心情与师徒三人良好的合作,让进度明显加快。即使是这样,原以为5月1日前能完工的作品一再延期。5月18日,随着最后一层重彩着色与描金勾勒完成,原本沉睡在历史深处的松赞干布、文成公主与他们的故事,无比鲜活地走出史册;溪流欢腾,鲜花盛开,广袤的原野生机勃发,牛羊悠闲漫步反刍岁月,仙鹤白鸽比翼蓝天共享春光。作为中央与西藏的象征,在“四和睦”两侧,天安门与布达拉宫遥相呼应,祥云缭绕;彩云深处,法象庄严的菩萨撒播鲜花,祈福苍生。
?? 完工当天,桑吉师徒三人沐浴更衣后虔诚地做了祷告。他们祝福祖国繁荣昌盛,祈求汉藏等兄弟民族携手共进一起开创更美好明天。生活扬州一个多月,妩媚和煦的春光已经消褪了桑吉脸庞上高原的黝黑。可他身上那份宁静与旷远,那份少年老成的超脱,又清晰地将他与匆匆行人区分开去。
“首先是藏族小伙子的虔诚美好的心愿打动了我。”5月18日,在简短的交接仪式举办后,卢志文接受了记者采访,他表示,中华56个民族和睦一家亲,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正是与作者的一次长谈,决定他个人资助桑吉师徒的举动。卢志文说,藏族艺人桑吉是个虔诚而爱国的年青人,在艺术上很有造诣。此幅唐卡的创作过程可谓一波三折,主题既定,三易其稿,先后辗转青海、北京与江苏三地,历时三年完成,实属罕见。卢志文强调,09年正值建国六十周年,而且还是西藏民主改革五十周年,是奥运之后非常特殊的一个年份。接受捐赠后,卢志文有意将此巨幅唐卡收藏在由翔宇公益捐建的中国博里农民画院,国庆时将在集团各校巡回展出,以实际行动献礼建国六十周年。
?? 在与桑吉话别时,卢志文将一只装有路费的信封塞给了有些局促不安的藏族艺人。他感谢桑吉师徒为这幅唐卡付出的努力,感谢他们能将艺术品捐赠翔宇。卢志文总校长勉励桑吉说:“艺术之路无止境,桑吉,你可以做到更好,走得更远!”桑吉有些腼腆地笑了,深深地点了点头。(李玉佩)
桑吉师徒在宝应中学校园合影(左为旦增桥彭,右为三珠)
交接仪式上接受记者采访
唐卡局部:撒花
唐卡局部:侍从
5月15日卢志文在画室与桑吉探讨画艺
//www.xyedu.cn/Html/byzxnews/173720178.html
常州晚报关于新闻稿:??//www.yznews.com.cn/news/2009-05/19/content_27899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