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中培优:为特长生插上腾飞的翅膀
每一节课都是在培优
2002年,宝应中学的“培优”工作开始启动,当年张云同学一人独揽了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英语四学科竞赛金牌;2005年,在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中,宝中有7名同学跻身扬州市前十名……宝中在近几年实现了本科大面积丰收,如何突破“县中”模式,创建区域性品牌,需要构建“培优”体系,推进因材施教。
“特长生从来不是一个个体,如果他们是冰山露在海面上的部分,海面下支撑它的部分更大更多,我们的能力就在于,让尽可能多的冰山浮出水面。”在今年暑假召开的扬州市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上,常务副校长潘文新作为全市唯一学校代表发言,介绍了宝中的培优工作经验,受到了兄弟学校的关注。
??
“每个孩子都是在培优,每一节课都是在培优。”宝中领导、教师群体都认识到培优工作不能依靠一两个人、一两个学科,一两个年级;尖子生不是靠吃小灶长大的,课堂才是他们居家过日子的正餐。从2009年起,宝中推行了“课变”,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拥有了展示自我的舞台。
竞赛的精义是坚忍不拔
“竞赛的精义是坚忍不拔。在竞赛的道路上,虽然有着迷恋、喜悦、鲜花与成功,可它的漫长、坎坷与艰辛仍会常常让你望而却步,搔首彷徨。但走在最前面的只是一时的勇士,唯有走到最后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作为贾志恒同学的教练,刘益民老师除了给予他方法指导外,更多地与他一起分享竞赛的精神收获。
高三(17)班范茂童同学是今年宝中四位全国数学奥赛金牌获得者之一,他谈起自己的参赛经历,言语间总是流露出一种坚毅的神情。他靠着一贯刻苦钻研的“牛劲”,放弃了许多节假日的休息时间,换来了各学科的均衡发展。他一直把参与数学竞赛,当作一种课外休闲活动,认为这既可以训练自己的心理素质,又可以激发上进心和创造性思维。
??
伴随学生一起成长的,还有教练老师们的辛勤汗水。多少个日日夜夜,刘玉国、周松声、刘益民、朱德彬、黄献勇等一批优秀教练,与学生一起研讨教材、编制习题,带领学生参加各类培训活动,关心学生在校的生活。在这些老师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敬业精神,这指引着他们推动宝中的“培优”事业更上一层楼。
团队力量开辟成长新路径
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宝中成立了个性化教育研究中心,汇集了一批优秀教师研究特长生的培养规律,建立了各年级不同的辅导策略,尽力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学校将在未来几年内,用好现有队伍,加大假期教练员个人自修和随学生参加各类培训的机会;做好后备人才的储备,招聘一些在数理化生方面有奥赛专长的应届大学毕业生,采取师徒结对考核机制加快年青教练员的培养;打通年级行政限制,盘活学校资源,力争达到培优工作效率最大化。”宝中培优工作负责人、副校长张广银向记者介绍了宝中奥赛教练人才的培养思路,表示下阶段学校将通过奥赛平台,搭建一条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绿色通道。
青年教师黄献勇,现已是江苏省生物学科奥林匹克竞赛高级教练,他通过参与学校的“培优”工作,实现了自己的专业成长。“培优工作,为青年教师搭建了一个快速成长的平台。近几年,我参与学生奥赛辅导,有机会外出学习,与同行交流,获得了教练组老师的提携帮扶。”黄老师认为自己最大的收获是,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让自己能接受未来更大的挑战。
工作团队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了一种激励力量。团队的力量是无限的,宝中“培优”工作任重而道远。齐心参与“培优”工作,用心做好“培优”事业,才能真心换来家长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