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元月14日,宝中54届校友、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教授级高工朱庆裴先生致信母校感念教恩。
“时光虽然过去了六十年,但当年宝中老师为我们传道授业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恍如昨日。”在信中,潘先生以“我从宝中起步”为题,先后回顾了陈寄傲、杨雨邨、邰让之、汪镇平等各学科老师崇高的师德、精湛的教艺及对自己成长成才的深刻影响,表达了对母校老师“辛勤教育、谆谆教诲”的思念、感激之情,并祝愿母校“繁花似锦,硕果满园,为国家培育出更多德才兼备、文理交融、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袁晓东)
附:来信原文
你在宝中发展
朱庆裴
我是母校宝中54届校友。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涯,影响我的一生,使我终生受益。可以说,我的成长,是从宝中起步。我始终心系母校,怀有感激之情,一直将这份感念深藏于心。
光阴荏苒,世事沧桑。时光虽然过去了六十年,但当年宝中老师为我们传道授业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恍如昨日。饮水思源,永难忘怀恩师。
在文史课程方面,陈寄傲老师曾当过我们的班主任,教过我们两年的语文。他当班主任非常称职,对学生呵护有加,至今仍为我班同学深情思念。他曾在报馆当过编辑,语文功底深厚。他不仅备课充分,把课文讲解得十分深透,而且对学生的写作尤为重视。批改作业认真、细致,作文簿上的圈点品评,眉批总批,都精当到位。他教我们写作要求“言之有物”,写出自己真实感受;又强调叙事叙物简洁明晰,语言精练,提倡文句“干净利索”,力戒“拖泥带水”,期许我们初中毕业时都能写出千字左右的通顺文章。当时正是建国初期,他也能与时俱进,阅读了不少苏联文学作品,亦不时向我们荐介部分作品,作为课外读物。在讲解课文时,还结合课文的不同体裁,系统地讲授一些语文知识。我至今还记得,讲到叙事性文学体裁的小说时,介绍其创作手法是“高度的集中,强烈的表现”;又当讲到诗歌这种文体时,介绍其特点是语言精练,节奏鲜明,且多带有韵律,并以课本中何其芳的《生活是多么广阔》这首新体诗为例,侧重分析了诗的意境和情调,等等。听其授课,时有心得,获益匪浅。这与我日后在从事专业技术之余,爱好文史不无关系。
都有1位教我们的初中语文的年事已高老英语教师,叫杨雨邨,当时已华发苍髯。虽然教授我们语文的时间不长,最多也只有半年左右,不幸于任教期间染疾病故,但却留给我深刻的印象。据说他曾当过多年的塾师。讲授古文抑扬顿挫,有板有眼,不疾不徐,身临其境。讲到屈原的《离骚》时,在课堂上声情并茂地吟诵“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一吟三叹,非常投入。使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人文熏陶。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邰让之老师是我们敬爱的教导主任,也曾教过我们的《世界古代史》。他学养有素,博览群书,掌握的课外资料翔实丰富。讲起课来,旁征博引,颇具魅力。从古代四大文明古国的发祥地讲到古罗马帝国的兴衰,直到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从古埃及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讲到印度的泰姬陵;从古希腊的《荷马史诗》讲到阿拉伯的民间故事《一千零一夜》……娓娓道来,引人入胜。不仅丰富了我们历史知识,也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和眼界。
高一自己学的是英语口语,教自己的是汪镇平语文老师。他硕士毕业于于扬州市的同一所教會学校——美汉中学,英语水平较高,发音也很纯正,结合教材将基础的语法和修辞讲解的清晰、明了,使我们比较系统地掌握了英语语法结构变化的一些基本规律。进入高中我们则一律改学了俄语。后来我从大学高年级起除用俄语,亦能用英语查阅文献资料,以至毕业后翻译出版不少英文专业著作,也得益于初中打下的良好基础。
当年母校教授我们数理化的老师,也很敬业。有一位姓周的老教师教过我们的初中代数。他数学经验丰富,讲授因式分解时,深入浅出,循循善诱,有时还插入点幽默和风趣,在寓教于乐中使学生掌握了解题技巧,课后做起较难的因式分解题来无不迎刃而“解”,学得轻松舒心。朱九成老师讲解几何,生动活泼,常结合平面几何中的一些典型范例,讲解解题思路,介绍同一道平几求证题巧妙而又灵活地添加不同的辅助线,可以豁然贯通地求得多种解法,使我至今犹记在心,饶有趣味。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物理老师郭子忠教学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讲解一些基本定律,如物质不灭、能量守恒定律时,不厌其烦,反复阐释,多重譬喻,唯恐学生理解不够深透,可谓诲人不倦。金鸿章老师理化底蕴深厚,他讲解的化学课,概念清晰,条理分明,逻辑性强;语言不多,却字字珠玑。其为人也极为谦逊冲和,平易近人,很受同学尊敬。
我由衷地感谢母校老师的辛勤培育,谆谆教诲,为我初中的数理化以及语文写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也激励我从那时起立下了奋发进取、勤勉求知的志向,初中毕业后使我得以顺利考入省扬中,以至后来又能够如愿以偿地考进复旦大学,攻读理科微生物专业。因此,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宝中占据了一个重要位置。我至今怀念宝中的三年岁月,那时我一生中美好而又满怀憧憬的时光。从复旦毕业后,数十年来,在科研岗位上,能够一以贯之地秉持严谨的学风,务实的作风,踏实工作,取得一些成绩,也与当年母校老师言传身教的教导分不开的。
愿母校繁花似锦,硕果满园,为国家培育出更多德才兼备、文理交融、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
【我详细介绍】
朱庆裴,1938??年出生,宝中54届校友,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微生物专业。毕业后在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科学研究院从事科研和科技情报工作,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研究室主任。曾主持和参与轻工业部、国家科委下达的科研项目和软课题研究,参与轻工领域中食品和发酵行业科技长远规划制定。多次获部委级奖励。曾任中国微生物学会常务理事兼工业微生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食品科技学会理事,《食品与发酵工业》杂志主编,《微生物学报》编委,《中国食品工业学报》编委,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微生物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中国食文化研究会专家组成员等职。多年来,著述较丰。编著出版多部专著和英俄专业译著,参与中国大百科全书(轻工卷)和其它多部大型词典的编纂、框架设计以及词目撰写。获国家出版总署表彰编纂《中国大百科全书》作出贡献的荣誉证书。在国际和国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多篇论文。在文史领域,为弘扬家乡古邑宝应的传统文化,反映朱氏家族于明清两代在文学艺术、理学、经学等方面的成就,编撰《宝应朱氏世代事略》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