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为修炼教师专业技能,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3月28日下午,涟水滨河外国语学校在报告厅如期开展教育教学研训活动,全体教师齐聚一堂,分享智慧,交流经验。
田学银常务副校长和英昌磊校长助理为本周的寿星戴彦贤、盛鼎两位老师送上鲜花和蛋糕,并转达了学校对老师们的诚挚祝福。来自初三英语组的王可和周星余两位老师倾情献唱一曲《稻香》,悠然的旋律,温暖的歌声,为两位寿星庆生的同时,也愉悦着会场每位老师的心灵。
初一数学组张瑞恒老师作为本期“最美滨河,强效有我”教师演讲会的特邀嘉宾,分享了他在滨河淮外的成长故事。张老师说到,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滨河淮外这片沃土上,他懂得了要用爱心和耐心对待每一位孩子,要常怀一颗感恩的心,这样我们的工作与生活才会收获更多,并且将职业看做事业才能做一个幸福的教育人。张老师表示,作为青年教师的一员,他将保持学习,保持热爱,勇担使命,育人强校。
如何备好和上好一节公开课
公开课是教师展现个人素养的实践行为,也是教学艺术的集中体现。一节公开课的成功与否,与教师课前的备课行为及课中对学生综合的调度行为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期教学沙龙邀请初一英语组滕情媛老师和初二数学组张同主任就“如何备好和上好一节公开课”做经验分享。
滕情媛老师从教材分析、教学设计、效果评价和教后反思四个方面做交流分享。滕老师认为,教师在备课时需要精确抓住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全面掌握学情,做好课堂的精准预判。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式,达成有效的课堂互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张同主任以《凝心聚力,感恩怀德》为题做分享报告。张主任认为,一节优秀的公开课应当包括整体全面的教材分析、精准高效的课堂设计、智慧共进的课堂组织、精当标准的效果评价和清晰明确的教后反思。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并重,达成教学相长的良好结果。
英昌磊校长助理也就本次交流的话题提出想法和建议。英校长指出,课堂是教师形成和检验自己教育思想的地方。展示一节精彩的公开课,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做到透彻地解读教材、全方位地了解学生与学情,授课时精心设计每个细节,高效利用智慧课堂的媒介,达成有深度的课堂生成,如此才能展示出一节课的思想与艺术。
临界生转化的策略研讨
“临界生”指那些内在实力还没有被激发,成绩处于中等生和优等生之间的学生。对“临界生”实行学习管理,就是指在一定外力作用下,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和管理策略,充分发挥“临界生”的潜能,甚至将其转化为优秀生。可见“临界生”这个群体对于教学实绩的提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期德育沙龙就“临界生”的转化问题邀请初一英语组翟晓晓和初二数学组李明两位老师做交流分享。
翟晓晓老师以《用心浇灌,才能芬芳吐艳》为题,分享临界生的转化方法。翟老师提出,教师首先要对这类孩子有足够的爱心、勇气、耐心和教育能力;其次要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多采取赏识教育;最后要做到勤观察,抓住合适的契机,及时教育。
李明老师首先对“临界生”的定义与困扰做了细致的分析,李老师认为,实现“临界生”的转化,需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身潜能,赶走自卑心理;第二,帮助学生找到坚持学习的支点,培养百折不挠的精神;第三,多管齐下抓准切入点,树立学习自信心。
会议最后,田学银常务副校长对教学与德育工作做出指导。田校长指出,教学工作要始终围绕“教”与“学”这两大重点,教师要通过深入研究课标、教材、习题、学生等方面,让课堂有意义、有效率、有生成、有完善,形成一节四“实”的好课。与此同时,要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高德育工作的水平。德育工作者要构建全方位的育人格局,坚守师者爱人的育人情怀,涵养润物无声的育人智慧,做好晨会教育、组织活动等育人细节。班级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可以成为育人课程,而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就是这课程中最重要的育人力量。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每一次研修会都是沉静内心、自我梳理的契机,每位老师都能在思想的碰撞中生发具有自我特色的教育思考,由“知”而成“能”,由“能”而生“慧”,更加智慧地预见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由自身的精彩成就学生的精彩。